赵静

赵静.jpg

赵静,青年工作学院心理咨询专业副教授,兼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曾任原社会工作系副主任。


 

学历背景

1998年9月至 2002年7月本科就读于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2003年9月 至 2006年3月 硕士研究生就读于 北京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职业资格证: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注册号X-09-065)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编号:0701000008200631)

中级社会工作师(证书编号:09381133809114055)

教授的主要课程:

《个案社会工作》、《个案与小组工作》、《心理咨询导论》、《心理咨询伦理》、《个体咨询技能》、《心理咨询基础技能》、《教育心理学》、《性别心理学》、《沟通与交流》等课程

挂职锻炼经历:

行业挂职: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在西城区仁助社会工作事务所兼职挂职半年,任机构督导。

机关挂职:2016-2017学年,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综合处脱产挂职一年,任副处长。

社会服务经历

l  2015年入驻简单心理网心理咨询师和实习督导师,开展网络咨询和网络督导工作。

 

l  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在华盛顿精神病学院的动力性学习项目中担任“婴儿观察动力性学习”部分的导师。

 

l  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在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做访问学者,参与中心的咨询相关工作。

 

l  2011年至2016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担任实习督导师,在贾晓明总督导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咨询督导。

 

l  2010年至今,在北京市西城区仁助社会工作事务所担任理事兼督导工作,主要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和司法社会工作项目。

 

l  2009年至今,在北京市东城区助人社会工作事务所担任督导工作,主要开展司法社会工作项目。

 

l  2006-2007年,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院附属中学心理咨询中心任专职心理咨询师;

 

l  从2000年开始至今在“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星雨女大学生心理热线”“大学生热线”等各种心理热线、中学、大学及医院的心理咨询中心担任热线咨询员、心理咨询师等工作,有2500个小时以上的热线、面询及团体辅导的经验。

 

l  多次参与什刹海、白纸坊、虎坊桥等街道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工作,为朝阳区民防局、展览路医院、宣武红旗大学、玉柴重工业有限公司、世纪金工服务有限公司、女子监狱、朝阳拘留所、天安门武警支队、天堂河戒毒所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讲座、公益咨询培训,数百小时的培训经验。

 

学术著作: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一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年

 

2.     《中国社区社会工作职业能力》培训教材,编者之一,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

 

3.     《司法社会工作实务探究》独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

 

4.     《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探究》第一作者,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年

 

5.     《网络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作者之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

 

6.     《他们到底是哪种人——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探究》作者之一,线装书局出版社,2013年

 

7.     《心理热线实用手册》作者之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

 

译著:

 

心理咨询与治疗核心概念丛书之

 

1.《障碍、防御和阻抗》(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意识与潜意识》(译者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言语与象征》(译者之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发表论文:

 

1. 2015年12月,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发表论文《基于区辨模式对不同发展水平咨询师督导历程的比较》

 

2. 2013年10月,在《中国社会工作》发表论文《浅论北京地区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

 

3. 2013年8月,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发表论文《即时文字网络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4. 2013年7月,在《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在职人员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5. 2013年6月,在《科技视界》发表论文《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小学社会工作模式探索》。

 

6. 2013年5月,在《父母必读》发表《分阶段读懂害怕情绪》一文。

 

7. 2012年3月,在《科技视界》发表论文《在校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8. 2005年8月,在《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发表《早年父亲去世的心理创伤研究》。

 

9. 2005年7月,在《中美教育评论》发表《大一新生学业自我概念的现状研究》

 

2000年6月,在《中国妇女》杂志发表一篇实地调查研究报告《女大学生探密花童与花童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