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以实践性统领思政课教学

发布时间:2023-11-05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杨春桃

10月25和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以深入学习研讨《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为契机,依照“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精神要求,结合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组织带领439名新生分批次前往北大红楼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学习,开展本学期以“实践性”为统领的思政课理论现场教学。     此次两个场馆的参观学习,是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部分必选项目。参观前,教师们结合学生专业、理论教学点、展馆参观重点等方面开展实践教学设计和筹备工作;参观中,带队教师引导学生透过一张张图片和一件件历史文物,运用思政课课堂教学理论知识,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史,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思考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很多新生表示这是第一次来到北大红楼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走出课堂、实地观看这些原本只存在于思政课教材中的革命事迹,感触很深,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纷纷表示要用奋斗和汗水书写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华章。

我院思政课注重实践教学,自2010年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试点改革以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开设了专题社会调查、优秀毕业生访谈等实践教学模式。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形成以学时学分、教学计划为主干,学生全员覆盖的理论教学实践体系;以社会调研、社会服务和社会热点为内容,学生骨干参与的暑期社会实践体系。2020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燧石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功入选北京市市级部门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不仅丰富了我院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更开始辐射服务社会各界人士。2021年学院建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提升了实践教学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在“大思政课”建设和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中,我院思政课将持续以“实践性”为统领,发挥学院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协同性,将“实践教学”贯穿学院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立足首都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打造具有北青特色的“大思政课”。